中國藏族網(wǎng)通

耷?瓊培——現(xiàn)代唐卡藝術的探索者

來源 : 一蓮藝術品       發(fā)布時間 : 2017-07-06
字體 :

2017年7月8日至8月20日,一蓮藝術空間將舉辦西藏當代藝術家耷?瓊培個人畫展。耷?瓊培是新概念唐卡的探索者,他以現(xiàn)代美術概念革新唐卡這一藏民族的古老藝術形式,是各位喜馬拉雅藝術和現(xiàn)代藝術愛好者值得關注的一位藝術家。

1.jpg

耷?瓊培

使命的召喚

耷?瓊培,1975年出生于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海拔4000米的理塘,是拉薩之外的第二個“圣城”。藍天白云、雪山草原、寺廟白塔、駿馬仙鶴,風景如詩如畫,被稱為“活佛轉世的地方”,人們熟知的倉央嘉措活佛即在此處轉世。

13歲那年,他被認證為當?shù)匾晃辉诟实に滦蘖暦鸱ǖ摹稗?洛桑登珠”活佛的轉世,進入理塘長青春科爾寺學習。1995年,他進入有著藏傳佛教格魯派第一寺之稱的甘丹寺繼續(xù)深造。十幾年系統(tǒng)的佛法學習,為他奠定了深厚的佛學造詣。

活佛的身份,對耷?瓊培來說更多的是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在這股使命感的召喚下,耷?瓊培孜孜不倦地學習,不僅學習佛法,也向寺院的畫師學習西藏傳統(tǒng)藝術——唐卡。他自小喜歡畫畫,成為活佛之后,他更加強烈地感覺到,自己必須掌握本民族的傳統(tǒng)技藝。

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

16歲時,耷?瓊培就獨立繪制出第一幅四臂觀音唐卡。如其他所有的唐卡學習者一樣,一開始,他都嚴格地按照傳統(tǒng)儀軌和度量的要求繪制唐卡,力求技藝精湛、惟妙惟肖,希望能夠在傳統(tǒng)的條條框框內做到極致。

然而他那強烈的使命感使他不得不對這種周而復始的機械重復產生更深一層的思索。作為一種深邃的宗教哲學思想的承載物,唐卡于千百年前誕生之時,必定符合那個時代人們對于如何使用藝術傳播宗教的理解。傳統(tǒng)唐卡的儀軌和度量,反映的是古代藏人的審美觀,以及這種審美對于佛教中觀宗的詮釋。但是在現(xiàn)代,抽象主義和象征主義已經(jīng)成為藝術審美的主流,千百年前的傳統(tǒng)審美還能激蕩現(xiàn)代人的心靈么?從傳統(tǒng)唐卡那規(guī)整的布局、繁瑣的細節(jié)和具象化的描繪方式中,今天的人們還能體會到佛教“緣起性空”的真意么?

于是,與那位300多年前勇于突破當時傳統(tǒng)唐卡的限制、自創(chuàng)一派的第十世噶瑪巴卻英多吉一樣,耷?瓊培也銳意創(chuàng)新,為唐卡這種古老的宗教藝術形式打開現(xiàn)代化的大門。

新概念唐卡由此誕生。

耷?瓊培感到,要想以現(xiàn)代方式度量佛的思想,以禪意的精神與眾人建立普遍的內在聯(lián)系,現(xiàn)代藝術中的象征派和抽象派表現(xiàn)方式是不可或缺的。相較于古典畫派那種精細和具像的表現(xiàn)方法,現(xiàn)代人更能從象征和抽象畫派中抽取所需的藝術養(yǎng)份和生命感悟。

通過進一步研究早期喜馬拉雅文明,耷?瓊培驚喜地發(fā)現(xiàn),早期喜馬拉雅文明的藝術創(chuàng)造因其簡單,反而具有現(xiàn)代藝術的部分抽象和象征特征,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于是,在融合藏文明源頭的藝術形式與現(xiàn)代藝術之后,他慢慢重新構建起對唐卡文化的理解,開始動手創(chuàng)作能夠直抵觀者心靈的現(xiàn)代唐卡作品。

2.jpg

度母 66 x 86 厘米

在耷?瓊培的畫作中,不同于傳統(tǒng)唐卡那樣以完整嚴正的形式表現(xiàn)佛、菩薩的形象,佛教的元素都以象征性的符號表現(xiàn)出來,如弓箭、海螺、如意寶、法輪等等。即使是傳統(tǒng)的菩薩或護法神的完整形象,也多以寫意和飄逸的方式表現(xiàn),比如上圖這幅《度母》。

傳統(tǒng)的度母在形象、衣飾、姿態(tài)等方面都有一定之規(guī),縱然也具有女性的柔美,但宗教形象的莊嚴與神圣依然是主流。

3.jpg

一幅繪于18世紀的傳統(tǒng)唐卡

耷?瓊培所創(chuàng)作的度母形象,則充滿著女性的柔美與豐腴,長發(fā)隨風飄逸,虔誠地跪于青山之上,散發(fā)著自然的慈悲神性。這種神性不同與傳統(tǒng)唐卡中的神圣氣氛,有著一種溫柔的親和,更容易讓普通人產生共鳴。

這種抽象式、符號化的圖像表現(xiàn)方式,自然借鑒了西方現(xiàn)代主義表現(xiàn)手法。如果說傳統(tǒng)唐卡試圖將佛的世界全面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新概念唐卡則更像是通往佛國世界的一條通道、一座橋梁,在眾生與佛法之間建立起一種富于哲理和情感的禪意連接。

4.jpg

空樂 115 x 254 厘米

5.jpg

一體的矛盾 66 x 86 厘米?

6.jpg

無常 64 x 40 厘米

7.jpg

情器世界 64 x 40 厘米


妙音使者

繪畫并非耷?瓊培唯一的天賦和愛好,唱歌同樣也是。

自幼年起,耷?瓊培就喜愛一展歌喉,對藏傳佛教的樂譜也有極深的研究。他將自己的歌聲與佛教的經(jīng)文、心咒和祈禱文結合,在古老的喜馬拉雅音律之中輔以一些現(xiàn)代音樂元素,創(chuàng)作出滌蕩靈魂的圣歌。

回探遠古喜馬拉雅文明,不難發(fā)現(xiàn),靈歌幾乎存在于生活的時時刻刻,當面對四季交替、生死輪回、人生無常等境遇時,人們都情不自禁地用純粹的音符試圖與生命對話,這樣的樂曲因為信仰的浸潤也就成為了有靈魂的史詩。

耷?瓊培的聲線悠遠沉靜,又帶有自然的感觸。在聆聽這樣的音律之時,我們必將找到偉大的佛法賜予我們每個生命獨有的那一曲靈歌。

? 詩歌——生命的韻律

? ? ? 作為深諳佛法之人,耷?瓊培對于宗教、世界、生命都有著自己深刻獨到的哲學思考,他將這些思考記錄在他的詩歌中。

三門

有身的開始

我就為它造塔

接著

等虛空粉碎

有語的開始

我就為它沐浴

接著

等河流干枯

有意的開始

我就為它禪定

接著

等你來喚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4.09.08

? ? 這首《三門》,表述的是耷?瓊培對佛教中身、語、意的思考,以塔、水、禪三者代指,將深奧的佛教概念拉入讀者的心中。

云門

曾在云端

留下過腳印

讓飛馳的風

在木梯的夾縫里生滅

曾在云門

遇見過孤獨

讓美麗的花

在避風的門縫里輪回

看那 云門

有位 入定極深的尊者

為了如夢幻泡影

而非 夢幻泡影的感知之處

放飛身語意

安住云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2.07.03

? ? 而在這首《云門》中,耷?瓊培塑造了一位智慧靈性的入定尊者,他端坐云門,處于夢幻與真實之間,觀察著來來往往的逐夢之人,看盡百態(tài),而安定自若,令人神往。

? ? ?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以“情詩”而名譽天下,但其實,他的詩,不一定都在表達男女之情,很多時候,他在表達一位佛門中人對宗教、世俗、生命的思考,乃至一個年輕人在權力、宗教和塵世之間夾縫中的那種無奈與感慨。

? ? ? 相比那些突顯個人感受的詩歌,耷?瓊培的詩真摯地反映了一位出世之人所面對的現(xiàn)代社會。如果說倉央嘉措是在以詩歌哀憐自身的境遇和對世界的無奈,那么耷?瓊培的詩歌,則是以悲憫智慧的目光,超脫自身的境遇和局限,向世界撒播佛法的光輝,于境界而言,強于那位年輕而又命運多舛的六世達賴。

8.jpg

尋找心靈的鳥 63 x 82 厘米

9.jpg

真實的面孔 64 x 84 厘米

10.jpg

大腦控制的人生 63 x 82 厘米

11.jpg

綠色的心 63 x 82 厘米

12.jpg

圣潔甘露 63 x 82 厘米

13.jpg

圣潔甘露 61 x 80 厘米

14.jpg

八寶 63 x 82 厘米

15.jpg

遠牧自性 63 x 82 厘米

16.jpg

馬頭金鵬 64 x 84 厘米

17.jpg

須彌福田 64 x 84 厘米

18.jpg

百相自在 62 x 100 厘米

編輯 : 看卓才旦